野豬是怎樣馴化成家豬的?

  本報訊 “野豬怎樣才能馴化成家豬呢?”泰順縣就有這樣一位農(nóng)民,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。

  這位農(nóng)民叫周公揚,是泰順縣鳳垟鄉(xiāng)三星村人,今年49歲。說起他養(yǎng)野豬的來歷還有一些故事。

  前年8月,周公揚在自家地里種了4畝番薯,結果被猖獗的野豬糟蹋得一塌糊涂。他于心不甘,決心“懲治”一下可恨的野豬。幾天后,他到集市上買了幾個夾野豬的夾子,放到了番薯地里。

  沒幾天,就有兩只小野豬被夾在了野豬夾上,一只公的一只母的。由于小母豬受傷嚴重,死去了。而那只公野豬經(jīng)過簡單治療后,活了下來,當時小野豬重22斤。周公揚從此開始琢磨著如何把小野豬馴化成家豬。他首先把小野豬放到了平時養(yǎng)豬的大豬圈里。“野豬很會吃,但有點膽小怕生。”可過了三個月,野豬不見長膘,反而日漸消瘦,一過磅只有13斤。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周公揚很是納悶。有一天,受到電視的啟發(fā),周公揚茅塞頓開:原來豬圈太大了。第二天,他就做了個長0.7米,寬0.3米的小豬圈。就這樣,既困住了獸性,又因空間狹小,少了活動的空間,每天吃了睡,睡了吃。很快,小野豬長大了,小豬圈換成了長2米,寬0.5米的大豬圈,野豬的體重也長到了130斤(見圖)。

  除了豬圈的竅門外,周公揚還對豬食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。他說,野豬吃的都是生食,但生食不易長膘,將熟食和生食混合喂養(yǎng)后,野豬慢慢適應了熟食,長得也更快了。

  周公揚說,眼下肉價堅挺,下一步他準備辦一個特種豬養(yǎng)殖場,專門發(fā)展野豬飼養(yǎng)業(yè)——顯然他已漸漸地“愛”上了野豬。

關于我們/聯(lián)系我們/本站聲明/本站留言/廣告服務

辦公地址:石家莊市翟營南大街43號(槐安路與翟營南大街交口金馬國際A1座1803室)

郵編:050031 QQ:1178427225 電話:13373111846

傳真:0311-68090489 電子信箱:hbteyang@163.com

Copyright©2002-2018 特色養(yǎng)殖產(chǎn)業(yè)網(wǎng) www.brianjohnpiccolo.com 版權所有冀ICP備20002390號-2 技術支持:星象網(wǎng)絡科技

冀公網(wǎng)安備 13010802001699號